科普讲坛
Science trends
发布时间:2025-01-22 作者: 点击数:97
(以下文章来源于嘉兴市妇保院 ,作者嘉兴市妇幼保健院)
母亲与胎儿(或婴儿),在孕期和哺乳期均有着紧密联系,母亲用药时,需充分考虑胎儿(或婴儿)安全。通常有这样一个误区:孕妈能吃的药物,哺乳期母亲也可以。其实这是有风险的。
母亲在妊娠期、哺乳期用药后,胎儿、婴儿受药物的影响不一定相同。
01 胎儿、婴儿被动吸收药物的方式不同
孕妈用药后,药物传给胎儿主要有两种途径。
大部分药物经胎盘-脐静脉到胎儿肝脏被吸收;还有部分药物通过羊膜进入羊水,胎儿或经皮肤吸收,或吞饮羊水经胃肠道被动吸收。胎盘会让胎儿吸收的药物重返母体解毒排泄。
而哺乳期妈妈用药后,几乎所有药物都能通过血浆-乳汁屏障进入乳汁,婴儿通过吸吮乳汁摄取药物,也就是经胃肠道吸收。
这种情况下,药物受体内蛋白水解酶和胃酸影响,有些药物胃肠道吸收少,婴儿全身吸收药量也会下降。
02 同一药物母亲使用后,对胎儿、婴儿影响有别
1.部分药物因为会影响胎儿的生存环境或对胎儿有致畸作用,所以孕期不建议使用,但哺乳期用药研究发现对乳儿影响却较少。比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阿米卡星,在孕早期和孕中期,胎儿血清能监测到,且药物集中在肾脏,因其具有较大的耳、肾和神经毒性,妊娠期一般不推荐。但哺乳期乳汁中浓度极低,口服吸收差,婴儿少量摄取也不会全身吸收,影响不大。
2.有些药物在孕期使用是安全的,但是它会影响乳汁分泌,对于这些药物哺乳期应尽量避免使用。如溴隐亭目前有证据显示可安全用于整个孕期,但由于该药可抑制乳汁的分泌,所以不建议哺乳期使用。
3.婴儿获取药物与乳汁供应量、年龄等都有一定关系。如果乳母的乳汁量较少,那么乳汁中药量也会更少,对乳儿产生的影响也越小;对于大龄、成熟婴儿因为代谢和清除药物的能力相对完善,所以用药风险较低,而早产儿和新生儿风险相对较高。
03 怕影响胎儿(或婴儿)健康而拒绝用药不可取
有些妈妈担心药物影响胎儿(或婴儿),生病时拒绝用药。其实妊娠期有些疾病不治疗,危害比用药更大。比如妊娠期甲亢,未治疗的女性后代出生缺陷概率高于用药的女性,所以建议药物治疗。哺乳期用药主要考虑乳母疾病控制,体内消除快的药物可调整服药与哺乳时间,若影响大,可暂停哺乳。
药物治疗个体差异大,孕期哺乳期用药说明书也缺乏统一规范阐述,很难有绝对答案,需具体分析。
报告查询
Outpatient inspection query来院路线
the way to hospital联系方式
Contact information官网微信
WeChat public